重视种子储藏技术 保证玉米播种品质 |
摘 要:玉米种子与其他作物不同,其生物学特性较为特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储藏难度。由于玉米种子的生命力决定着玉米的播种品质,而玉米的生命力受其储藏技术的直接影响,所以,为了提高其储藏的安全性和科学性,需要针对易出现的玉米种子储藏问题采取适当的管理方法,从而提高其储藏技术的有效性,为玉米的播种品质提供保障。 关键词:种子;玉米;播种;储藏;环境 高产作物之一的玉米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玉米种植范围遍布全国各地。由于玉米作物主要采用的是异花授粉方式,加之较高的自然杂交率,致使其很难保纯。为了使种子的生命力能够得以旺盛保持,为其播种品质提供保障,需要对其种子储藏技术予以充分重视。换言之,种子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储藏环境以及储藏技术的影响。因此,需要注重其储藏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和安全性,由此为其玉米种子质量提供保障,促进其良种增产潜力能够在生产后得到真正发挥。 1、注重种子水分的降低 清理和干燥环节是将玉米种子放入库房之前所采取的必要环节措施,而入库水分标准则必须低于14%。通常情况下,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之间是最为适宜的晾晒时间,这个季节为气温回升较快的春季。玉米种子自身的温度需要在入库之前进行控制,必须要低于库房温度。倘若晾晒后的种子出现气温相对较高的情况,则相应的种子温度也会相对较高,这时不宜将其入库,否则种子会由于局部发热而出现霉变现象。所以有必要在玉米种子储藏期间采取必要的自然通风措施,也就是将门窗进行合理的启闭来调整仓库内的外温和适度,由此形成空气对流,达到通风的目的,而室内外温差、堆垛大小以及风速等方面因素都会对其储藏效果造成决定性影响。空气流通的基本条件就是温差和风速,因此需要对其通风时间进行合理选择。另外机械通风不同于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是指在种堆中吹入干冷的外界空气或者是吸出种堆内的湿热空气。在对通风时机进行判定时,需要从温度和相对湿度大小入手对仓库内外进行衡量,由此决定是否需要对其采取通风措施。首先不适宜通风的情况是雨水、大雾或者是台风天气;其次是仓库内的温度和湿度均高于仓库外界时,需要考虑寒流情况对其采取通风措施,避免较大温差出现,从而规避不必要的表层种子结露现象产生;第三是仓库内外出现相同温度且仓库内的湿度高于仓库外的湿度时,为了能够达到散湿的目的,可以采取通风措施;第四是仓储内外出现相同湿度且仓库内的温度高于仓库外的温度时,为了能够达到降温的目的,可以采取通通风的措施;第五是当仓库内的温度低于仓库外的温度且仓库内的相对湿度高于仓库外时,或者仓库内的温度高度仓库外的温度且仓库内的相对湿度低于仓库外时,需要结合绝对湿度对其是否采取通风措施进行判定。 2、遵循相应的原则对种子进行堆放 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堆放玉米种子,不应将其随意在库房进行堆放,这不利于保存玉米种子,进而对其播种品质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根据相关的安全储藏原则堆放玉米种子,将仓库容量进行充分利用的同时对种子的分类工作予以重视,堆放种类相同的种子并用标签的方式对其信息进行标记,如种类、年份、含水量、产地等,从而为其在使用时进行区别提供便利。与此同时,还应对堆放区种子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避免玉米种子含水量会因为潮湿而出现增加的现象,这也不利于保存种子。 3、对种仓的清理工作予以重视 为了能够提高玉米播种品质,在玉米种子储藏之前,不仅需要对其仓库进行清理和消毒,对其仓具以及相关储藏器具都应采取清理和消毒措施,比如说刮、打、敲、洗等方法。同时还应清楚仓库内的异品种种子以及垃圾等不相关物品,将仓库内各处所存在的虫窝进行刮去,对墙面进行修补,并将仓库外进行妥善清理。 4、采取相应的储粮害虫防治措施 为了避免玉米种子受到害虫的侵害,有必要对库房采取喷雾消毒措施,一般情况是使用100—200mg/㎡的80%敌敌畏乳油,通过72小时密封后,再对其进行24小时的通风,之后才能够储藏玉米种子。另外,还可以对其采用熏蒸措施,比如说运用硫酰氟或者是磷化铝,这些都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并且能够方便进行使用,成本也相对较低,不会影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但存在易燃以及腐蚀性等特点。 国计民生的根本在于粮食安全,而种子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需要对粮食储藏技术予以重视。玉米播种品质能够作为衡量种子储藏技术的检验指标之一。由于湿度、温度、通风等种子储藏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玉米播种质量造成影响,进而对玉米的产量造成影响,所以需要针对玉米种子的储藏特性针对性的采取相关储藏技术,结合当地实际气候、地形等实际条件科学采取相关储藏技术,避免出现霉变、虫害、冻害等情况的发生,这也能够有效避免不必要损失的出现,从而促进玉米产量的提升,为我国粮食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吴晋源.影响玉米制种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应对措施[J].种子科技,2012(11):34-35. [2]赵海国.苏金平.张乾勇.黄智.进口玉米安全储藏技术与管理探讨[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3(06). |
|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