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观察 | ||||||||||||||||||||||||||||||||||||||||||||||||||||||||||||
【摘要】 目的:总结并归纳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时,具体的疗效。方法:在我院采取114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抽签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使用开腹肌瘤剔除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之间相差均较大,从统计学上分析,具有参考价值;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之间相差较大,从统计学上分析,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时,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明显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可以被推广应用。 【关键词】 手术;子宫肌瘤;剔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之一,肌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1]。明显症状为子宫出血、腹部疼痛、贫血等表现,临床一般选择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为有效治疗子宫肌瘤,我院对114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不同的术式,总结并归纳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时,具体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总计114例,纳入标准:①在我院被诊断为子宫肌瘤者;②本人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有子宫内膜恶性疾病者;②有生育要求者;③子宫肌瘤直接>8cm者。将患者以抽签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7例,研究组:年龄42~63岁,平均(56.64±1.33)岁;肌瘤直径2~6cm,平均(4.64±1.37)cm;对照组:年龄43~64岁,平均(56.67±1.31)岁;肌瘤直径3~7cm,平均(4.67±1.42)cm。两组患者比较,P>0.05,数据统计结果不具有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开腹肌瘤剔除术,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行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于腹部开口,暴露双侧子宫动脉,阻断子宫血供,剔除肌瘤,逐层缝合伤口。 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治疗,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脐边开一小口建立气腹,维持12~14mmHg,以电刀切开后剔除肌瘤,最后电凝止血,闭合创口。 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表示,χ2检验;手术及术后相关指标采用(±s)表示,t检验,结果显示,P<0.05,便形成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及术后相关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之间相差均较大,从统计学上分析,具有参考价值,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及术后相关情况的比较(±s)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之间相差较大,从统计学上分析,具有参考价值,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3、讨论 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包括肌瘤切除术及子宫切除术,可经腹部亦可经阴道进行,也可行内镜手术。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逐渐应用到临床各类外科手术操作当中,腹腔镜肌瘤剔除术优势明显,对患者创伤性明显减小,同时优化了手术过程,易于被患者接受[2]。 此项试验中,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使用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与李抗旱[3]等人的研究内容相符,值得广泛应用,提升患者治疗率。 综上所述,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时,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明显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可以被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梅春秀. 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240例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10):88-89. [2] 王玉.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5(9):44-45. [3] 李抗旱, 徐开红. 不同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J]. 中国内镜杂志, 2015, 21(5):517-520. |
||||||||||||||||||||||||||||||||||||||||||||||||||||||||||||
|
||||||||||||||||||||||||||||||||||||||||||||||||||||||||||||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