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评价 | |||||||||||||||||||||||
【摘要】 目的:总结并归纳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时,具体的疗效。方法:在我院采取48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基睾丸素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性激素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联合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绝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时,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可以被推广应用。 【关键词】 子宫出血;围绝经期;米司非酮;甲基睾丸素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指由神经内分泌失调引起,而不是由妊娠、子宫内膜肿瘤、感染或血液病等全身或女性生殖道器质性疾病引起。常发生于青春期或围绝经期,多为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本研究总结并归纳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时,具体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内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总计48例,纳入标准:①本人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者;②均已闭经且对药物无过敏史。排除标准:①肝肾疾病者;②造血功能不全者;③心血管疾病者;④入院前3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者。将患者以计算机表法分为联合组以及对照组,联合组:年龄49~54岁,平均(52.03±0.74)岁;对照组:年龄48~55岁,平均(52.17±0.68)岁。两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P值均大于0.05,数据从统计结果,不具有意义,具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米非司酮(生产厂家: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48,规格:10mg×1片/盒),5mg/次,1次/d;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基睾丸素(生产厂家: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153,规格5mg×100T)进行治疗,5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随访观察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治疗后绝经率和1年内复发率. 1.3 观察指标 检测患者治疗前后雌激素(E)、孕激素(P)、卵泡刺激素(FSH)的水平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绝经率和复发率采用χ2检验;性激素水平和症状缓解时间采用(±s)表示,t检验, P<0.05便形成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的比较 联合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为(10.24±2.5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76±2.81)d,两组数据相差较大,差异满足P<0.05,从统计学上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2.2 两组性激素水平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E、P和FSH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性激素水平均有改善,且联合组远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差较大,差异满足P<0.05,从统计学上分析,具有参考价值,见表1。 表1 两组性激素水平变化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绝经率和复发率的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绝经率为83.33%(20/24),远高于对照组的54.17%(13/24);随访1年内,联合组复发率为12.50%(3/24),远低于对照组的41.67%(10/24),两组数据相差较大,差异满足P<0.05,从统计学上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3、讨论 围绝经期功血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自然衰退,卵泡数量减少且成熟障碍,同时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反应降低,因而在卵巢功能衰退时排卵停止而导致围绝经期无排卵功血[2]。甲基睾丸素是人工合成雄性激素,可对抗雌激素,抑制子宫内膜生长及垂体-性腺功能。 此项试验中,治疗后,联合组性激素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联合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绝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统计结果具有参考意义,根据上述材料,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中,使用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与李建华[3]等人的研究内容相符,值得广泛应用,提升患者治疗效率。 综上所述,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时,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可以被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晓荣. 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2016, 3(18):88. [2] 文悦丹. 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1):171. [3] 李建华, 胡继芬. 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评价[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5, 7(2):132. |
|||||||||||||||||||||||
|
|||||||||||||||||||||||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