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 | ||||||||||||||||||||
职称论文发表,专利申请,专注出书,课题制作请联系:182 6550 0222(微信同号)
【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综合康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时,具体的疗效。方法:从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选取80例已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颈椎牵引,观察组采用颈椎牵引加电疗综合康复治疗,以10次为一个疗程,在两个疗程后,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对两种治疗手段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在观察组,使用综合康复治疗后,临床表现评分以及视觉模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呈现较为优异的状况,而且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综合康复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时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身体素质,可以被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康复;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评价
治疗此类患者时,使用手术手段治疗所要承担的风险较大,因此在治疗此类病症时,以保守治疗为主,但是传统的颈椎牵引治疗的疗效有限,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所以为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我院对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综合康复以及传统是颈椎牵引治疗,对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效[1]。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在本院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内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总计80例,患者的诊断结果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指标。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以计算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年龄分布在42岁到73岁之间,其中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45岁,中位年龄在(52.15±4.81)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15例,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42岁,中位年龄(52.1±3.57)岁。两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p值大于0.05,数据从统计结果分析,不具有意义,具有比较价值。 1.2选择标准 ①颈性眩晕以及猝倒患者。 ②伴有视力模糊以及听力障碍的患者。 1.3治疗方法 在对照组中所使用的治疗方式为颈椎牵引治疗,使用的仪器为,由日本伊藤超短波株式会社所制造的ITO-TRAC TR-200电脑控制牵引仪开展治疗工作,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保持在仰卧位,然后选择枕颌套牵引,上颈椎牵引角需要保持在(8±2)°,下颈椎牵引角为(24±8)°,使用主牵引以及副牵引交替进行的方式,开展治疗工作,主牵引持续时间为30s,牵引重量为3千克,而副牵引,则要在此基础上增加1分钟的牵引时间,以及3千克的重量,可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不断的调整重量,并且在病人适应牵引重量后,可以逐步增加牵引力,患者每天都要接受一次颈椎牵引治疗,以10次治疗作为一个疗程,连续接受两个疗程的治疗[2]。 观察组使用的治疗方式为综合治疗,在接受颈椎牵引治疗的同时对患者施加电疗,使用的治疗仪器为由日本MINATO公司所研究制造的MT2型治疗仪,对患者的颈部、肩部进行第一疗程的无热量治疗,在治疗的第二疗程中需要使用微热量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十分钟,每天一次,以十次为一个疗程,患者需要接受两个疗程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归纳处理,根据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评分等数据进行类比分析,并以此作为手术价值评价的基础。 1.4统计学处理 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数据均输入至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评分以均数±标准差作为表现方式,检验方式为t检验,结果显示,P<0.05,便形成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呈现较为优异的治疗效果,并且p小于0.05,进而令统计学意义产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评分情况如下表呈现: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评分对比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形劲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以及脚杆神经性颈椎病等多个类型,位于颈部的交感神经由于受到刺激,会导致椎动脉受到影响,最后引起患者视觉模糊等症状,具有颈性眩晕、准动脉缺血以及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症状,主要是由于多种机械性以及动力性因素使椎动脉受到压迫引发的。 此项试验中,根据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优于参照组,其统计结果具有参考意义,根据上述材料,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使用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广泛应用,提升患者治疗率[3]。 参考文献: [1] 张晓岩,杨学颖,付恒娟等.应用综合康复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中国康复,2007,22(2):114. [2] 李镇锋,王彩华,王丽辉等.综合康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颈腰痛杂志,2013,34(2):148-150. [3]姚旭光,杨玲莉.椎动脉型颈椎病实施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的应用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3):64-65. |
||||||||||||||||||||
|
||||||||||||||||||||
相关论文
|